0-2.5岁 2.5-3岁 3-4岁 4-5岁 5-6岁 6-7岁 7-12岁

这种对孩子的“关爱”,细思恐极!

一种表面看关爱到毛孔、实则细思极恐的“爱”

    

01“当别人是你奴婢啊!”

毛豆妈03年上大学的时候,有这样一位舍友。

我第一个进入寝室,她则是最后一个。待我把床铺、书桌都整理停当,拽着大包小包的她,怯生生的站在门口,额前的碎发被汗水浸透。我顿时生了怜悯之心,帮她把包裹搬进屋,又指导她如何办理餐卡,去哪里打水。

谁知道这一帮,却帮出了我大学几年很不愉快的记忆。因为从那以后,她几乎所有的事情理所当然的“需要”我去帮她。

一起准备四级考试,明明有电子词典,她却懒得查,非要打断我的思绪,让我告诉她单词的释义。

天气太热,她懒得出门打饭,就“需要”我去食堂帮她带。

三年后换宿舍,她却抢先占据我睡了三年的窗口位置,她睁大眼睛无辜的说:“作为寝室长,难道你不应该照顾我吗?”

照顾你个球啊!当老子是你奴婢!从此我理智拒绝她,离她远远的。

后来我从导师那里听到一些她成长故事,便明白了她依赖性人格的形成原委。她的父母人为替她过滤所有障碍,她压根没有自己面对困难的机会。

英语没考好?马上帮她找家教。

和同桌关系不好?马上找老师,让同桌调离她的座位。

夏令营吃的艰苦?马上给她送去亲手包的热气腾腾的饺子。

这对父母的爱被争相传颂,而我心里只有大写的呵呵。

因为英语没考好,马上替她找家教。

——所以她没有机会自己找到失败的原因,争取下一次胜利。

和同桌关系不好,马上找老师解决。

——所以她没有能力自己学会解决人际关系的争端。

夏令营吃的艰苦,马上给她送饭。

——所以她没有能力克制自己欲望,也无法隐忍自己不满,去努力适应环境。

最近有一个新词叫做“直升机父母”,意味着父母如同直升机一样盘旋在孩子的上空,时时刻刻保护孩子的一举一动。对孩子超强的控制力,已经为人诟病。

02“你太低估孩子的敏锐”

记得毛豆学爬的时候,我要出差。临行前叮嘱毛豆爸,把防撞角贴到桌子四角,毛豆爸正在忙别的,漫不经心的答应了。

五天后我回家一看,防撞角呢?连个影子都没有!毛豆爸无辜的把手一摊:我早忘了。

转天我们带毛豆外出吃饭,饭店里的毛豆和朋友的孩子快乐的围着饭店的桌子爬来爬去,我细细观察,发现这小人儿竟然手脚并用,敏锐的避开尖角,孩子并没有如我所料的撞到啊!

毛豆爸早忘了他有多懒,得意洋洋的说:当妈的总是不肯放手,把自然的环境做成一个安全的牢笼,对孩子究竟有什么用呢?他从小就没有应对过挫折困难,该怎么面对长大后的伤害呢?

崔玉涛在一次节目上也这么说:对于孩子的保护,是要有个度的。过了这个点,就会成了过分保护。

2233

崔玉涛也提到过,不要刻意为宝宝隔离伤害。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让宝宝大胆接触周围环境,即使有“小磕碰”也不用过度紧张。

03“有一种爱,细思恐极”

我在小区里也常看到一些老辈人,孩子哪怕摔一跤皱皱眉,都能不顾老腿老脚,光速上前,心痛到极点。这事实上剥夺了孩子的安全感。

如果你不给她一点时间,让她先把握跌倒的挫折感,并且试图自己爬起来,她就不会知道难受是什么感觉,以后在生活中遇到麻烦时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这种细心呵护,表现看关爱到毛孔,实则细思极恐。当任何可能有不确定因素的事发生时,父母已替孩子筑好围栏,再通过语言把恐惧感反复灌输给孩子。这种害怕未知的孩子,如何能成为开拓与创新的人?

英国著名儿科医生、儿童精神学家唐纳德·温尼科特看来,要养育出身心健康的孩子,你不必非得是完美妈妈,只须当一个“过得去的妈妈”就好了。

这篇文章写到结尾,我想起有位哲人曾经这样说:

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指责;

如果孩子生活在敌意的环境中,他就学会自卫;

如果孩子生活在嘲笑的环境中,他就学会自卑;

如果孩子生活在宽容的环境中,他就学会大度;

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的环境中,他就学会信任;

如果孩子生活在有爱的环境中,他就学会分享;

那么,针对今天的“保护过度”父母,我们也可以这样续接:

如果孩子生活在保护的环境中,他就学会依赖;

如果孩子生活在放手的环境中,他就学会责任;

为了孩子,勇敢的放手吧!

毛豆妈:北师大教育学硕士,专注于0-6岁的育儿科学、睡眠&饮食、绘本&玩具、性格培养。

本文为毛豆妈原创,版权归毛豆妈-益智学堂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由毛豆妈创办的公众号益智学堂(微信号:yizhixuetang01)授权。

896
相关阅读
对0-3岁的孩子,家长如何立规矩

关注孩子心理发展的妈妈,明白孩子的发展需要建立良好的自我,但满足孩子的要求的时候又担心纵容了孩子;而拒绝孩子的要求时候又担心给孩子的心理留下阴影。.

鲍阅 0 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