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多数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即便恨也是“恨铁不成钢”,由爱而生。然而,在亲子冲突中,却留下了一些孩子对父母的恨。
绝大多数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即便恨也是“恨铁不成钢”,由爱而生。然而,在亲子冲突中,却留下了一些孩子对父母的恨。
中国预防青少年研究会曾对全国1千余名在押未成年犯和近千名普通中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当问及“你恨过自己的父母吗?”未成年犯表示“恨过”的高达42.3%。其中17.1%“父母都恨过”,10.2%“恨过母亲”,15%“恨过父亲”;即便是普通中学生表示“恨过”父母的也有24.7%,其中13.6%“父母都恨过”,4.8%“恨过母亲”,6.9%“恨过父亲”。
一个16岁的未成年犯说:“我恨我爸,他对我张口就骂、抬手就打,我怎么做他都不满意。我老大不小了,当着别人的面,他一点面子都不给……”于是这个孩子辍学、离家、浪迹社会、最终犯罪。
许多父母也委屈:“我处处事事为孩子着想,为他做了那么多事,他怎么就是不领情?”孩子对养育他的父母的背板、进而走上社会的反面,令人们百思不得其解。
在调查中,当我们进一步问未成年犯“你恨父母的原因是什么?”其回答按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是:“不理解我”50.7%,“不关心我的心理感受”46.6%;“不让我做自己想做的事情”45.6%,“经常打骂我”34%,“强迫我做不愿意做的事情”29.4%,“生活上不管不问我”28.7%,“父母总闹矛盾影响我”25.9%,“我有困难不帮我”13.4%,“溺爱我”5.8%,另有“其他”原因9.1%。从排在前三位恨父母的原因中我们不难看到,处在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识很强,有自己的心理感受,他们渴望理解和尊重。而父母却习惯于自以为是、凌驾于孩子之上,他们对孩子的“不理解”、“不关心”和“不让做”,折射出父母对孩子的权利和独立人格的漠视,这也是亲子冲突的最主要原因。
这组数据对父母的警示是,爱孩子首先是对孩子独立人格的尊重,成功的爱能够产生孩子的情感共鸣,以自我为中心的对孩子的“爱”难免成为恨得根源。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关颖,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社会学会家庭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更多好文请点击关颖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guanyingjtj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