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有满腔的热血,灼伤了别人,也摧残了自我
情感问踢
踢踢,我和他,80后和90后,差着一个年代,可我无可救药地喜欢上了他,从一开始就知道不可能,可还是花光了这一生所有的勇气向他表白。虽然年纪不小,可这样的事情却是第一次。后来的后来,他所有的回应告诉我他并不喜欢我,可我无法控制住自己不去联系他,为了让自己彻底放下,我请他当面告诉我他不喜欢我,他这样做了,我却依然放不下。
PL
PL,你好:
我的一个朋友,有阵子水逆,跑到庙里拜菩萨,捐了200元的功德。平日胡吃海喝毛肚能来三盘的他,为显诚心,当晚决定吃素。星星点点的菜色,勉强吃个半饱,埋单开发票,一刮,200元。他哭着对我说,童话里都是骗人的,连菩萨都不收他的钱。
那一夜,他“花光了这一生所有的”运气。
说这个桥段,是为了安慰你。比起他来,你所经历的一切,不过是“文艺中毒女青年”的日常。事态也远没有你想得那么严重。
如果要给“文艺中毒女青年”做一个定性描述,我会说,沉溺于文艺作品不可自拔,教条式地照搬到现实生活,还以为掌握了全部真相。再简略一点,就是内心住着一个drama queen,按实力在电视剧里只能活一集,脑海中却上演着东西南北中上下五千年,恨不得拍成十季美剧。
不太走运的是,你所有的症状,都和这种病吻合。举例来说,“无可救药地喜欢上了他”,是言情剧的标准台词,它的逻辑前提是“我有病”。
“花光了这一生所有的勇气”,出典想必是林夕的《明年今日》,然而他说的是刻骨铭心的失恋,你遭遇的不过是表白未遂。
无法控制住自己不去联系他,请他当面告诉你他的心意,也都是琼瑶阿姨玩厌的戏码:山无棱天地合,我就是爱你;我的生活里不能没有你;我那么爱你你怎么可以不爱我呢;哪怕你不爱我,我还是爱你。
在爱情里,有如此蛮不讲理的祖师奶奶,培养出大量用爱绑架而不自觉的徒子徒孙,也就在所难免。
爱情之所以美好,是因为遇到心仪的人,天然地情动于中。但爱情之所以磨人,也是因为,单方面地求而不得,容易陷入自我感动的深渊。究竟是爱上具体的人,还是钟情爱这个人的感觉,变得傻傻分不清楚。
80后和90后,男生和女生谁先表白,都不是问题的关键。真正的障碍在于,你并没有遇见合适的人,却有勉强的意思。得到明确的答复之后,又摆出“臣妾做不到”的姿态。说句不好听的,这在恩怨情仇的言情剧里也属于自作孽的战五渣。
刻薄额度用完了,聊点建设性的。特别理解你的真心,但千万别有明珠暗投的怨怼和自暴自弃的行为。在爱情里,每遇到一个中意的对象,都觉得是Mr. Right。可相处久了,有时会幡然醒悟: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也可能是唐僧。想象中的他,和真实的他,在多大程度上吻合,尚存疑问。
相爱是容易的,相处是困难的。不是每段关系都要“试过才知”。成熟的爱人,在开始之前,就应该有洞若观火的眼光和慧剑斩断的决心。
要是这样还太难,至少,先学会潇洒地做选择。得之我幸,心怀良善地去珍惜,去付出。失之我命,懂得去祝福,去忘却,然后做更好的自己,去寻找合适的人。切莫忘记,选择同时意味着放弃。什么都想要的人,往往什么都得不到。
爱不是贪恋和占有,爱是平衡与取舍。为什么有的人在爱情里最多活一集?他们不会放,也不会收,空有满腔热血,灼伤了别人,也摧残了自我。
至于“依然放不下”,不用害怕,从来没有什么是时间的对手。亚洲气质舞王尼古拉斯·赵四说过:“世界上没有什么事儿是一顿烧烤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就两顿。”
祝好。踢踢
(本文已获得傅踢踢授权,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