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岁 2.5-3岁 3-4岁 4-5岁 5-6岁 6-7岁 7-12岁

精彩回顾 | 甜甜圈思辨社第一单元小节:这场思辨剧本为何让家长集体破防?

一场由青少年思辨剧本引发的精彩辩论

金钱不会长久陪伴你,但亲情会。

爱不在物质,而在日常的点点滴滴。

空有陪伴没有金钱,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


3有23日下午的甜甜圈剧场里,一群孩子正围坐在《外婆的秘密》的剧本前,激烈争论着祖孙三代的亲情与利益纠葛。


这部以「亲情」为内核的思辨剧本,让孩子们沉浸其中,发表了许多有趣有爱的观点,打动了现场的家长。



为什么一个思辨剧本能引发孩子们的激烈讨论?


其实,这次是甜甜圈思辨社(第三期)的单元小节,主教练陈老师破天荒地用一场思辨剧本来检验孩子们的学习成果。


剧本开始前,陈老师简单回顾了思辨社第一单元的学习内容,然后就介绍了本次考核的内容和规则,并将孩子们分为了两个团队。


一开始,两个团队只是自顾自地寻找线索解锁剧情,并没有太多合作,关于亲情的讨论也只是浅尝辄止。


但随着剧情深入,越来越多的线索需要团队交流来完成,陈老师便引导式地发问,让孩子们“聚拢”起来,最终在两个团队的合作下,解开了围绕在“外婆遗嘱”的层层疑云。



值得一提的是,这不是一次通俗意义上的剧本杀,而是一次创新的思辨剧本,孩子们在解谜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章节讨论不同主题,比如:


“父母更期待的是,你给他们钱帮他们解决问题,还是陪伴他们即使无法解决问题?”

“你还记得小时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为你许下的心愿,或者做过的事情么?”

“家长或长辈常常会词不达意,我们会误解和困扰,所以他们到底应该怎么表达爱,我们又应该如何理解他们的爱呢?”......


这类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穿插在剧情之中,让孩子和家长很容易代入自己的日常生活。


当最后一幕“外婆的遗书”被孩子们共同破译时,剧场里突然安静下来。原来外婆早已做好了安排,她一直都在尽力维护这个家庭的亲情,这样的结局让扮演孙辈的孩子们红了眼眶。


这种戏剧化的顿悟时刻,恰是陈老师精心设计的思辨课密码。而当看着孩子们在舞台上讲述感受时,也让在场的父母突然意识到,那些被孩子吐槽「过时」「不讲道理」的自己,何尝不是剧中人呢?



这种「思辨+」的创新模式,符合青少年的认知发展规律。7-15岁的孩子们在角色扮演中,自然运用了前三课学习的「五感切入法」「对比升华」「未来视角」等辩论方法。


就像用乐高积木搭建认知宫殿,孩子们在解剧本过程中,不知不觉掌握了思辨写作的第一步。


当然,比起掌握知识更珍贵的,是孩子们那些真诚稚嫩的表述,现场有不少家长被孩子的话语所打动。


或许这就是思辨教育最动人的注脚——当理性思考与感性表达共振,那些关于爱与被爱的永恒命题,终将在代际对话中生长出新的枝桠。


此刻剧场外春意渐浓,玉兰树的新芽正挣脱褐色苞衣。就像孩子们心中刚刚破土的思辨嫩芽,终将在一次次观点碰撞、逻辑交锋和情感共鸣中,长成守护真理的参天大树。


而这份向上」的生命力,才是我们最应该给予孩子的人生礼物!



1
相关阅读
孩子发脾气、打人,为什么?怎么破?

孩子发脾气、打人等攻击行为实际上和他的吃喝的本能需求是一样的。表现出来的所谓的不听话、骂人打人的表现实际上是正常的本能反应。.

妈咪ok 26 2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