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岁 2.5-3岁 3-4岁 4-5岁 5-6岁 6-7岁 7-12岁

大家都很拼,中国教育却可能拼错了方向

大家都很拼,中国教育却可能拼错了方向。

1.美国孩子也很拼

美国孩子每天也很忙忙碌碌的——

早7点起床,8点上学,下午3点放学,没有家庭作业,有也是按星期布置。每星期作业总量一小时就能完成。

那为什么说美国孩子忙?他们上课外班啊——游泳、足球、棒球、划船、网球……都是运动类。运动强度也令人发指。

美国孩子的足球课不讲大道理,就是上场不停跑不停踢,一节课的强度大人都吃不消。

双休日继续各种体育课程,场上孩子挥汗如雨,场下家长呐喊助威。美国家长也不容易,咱们陪孩子上奥数课、钢琴课,好歹还能在教室外刷刷手机,可美国孩子训练比赛时,美国家长多数都在场外加油助威,中场休息端茶送水,有些爸爸甚至直接披挂上阵当教练,在旁边看就觉得他们好累。

还有个活动叫“童子军”,如果你去州立公园或者国家公园游玩,有时会看到一群美国孩子背着超过自己头顶的大背包,穿着小短裤在泥泞中徒步行走,一走就是好几小时,白天野外生存,晚上露营,自己生火做饭。看上去是玩,其实完全是艰苦修行。

别的不说,光说露宿深山,我曾在山里宾馆住过一晚,一个感觉——冻成狗。

美国童子军

2.同样拼的很“功利”

我对教师朋友梅根说:“美国孩子也挺惨的,每天累到大汗淋漓回家。”

梅根说:“拼搏方向不一样,华裔孩子要求更多。”

梅根当过30多年教师:“我教过许多华人孩子,白人孩子下课运动,华人的孩子下课补习,补习结束还要运动,到了双休日,还要上整整两天中文学校!我想说的是——你们什么都不愿意放弃,你们的孩子像超人。”

美国的孩子为什么要参加运动课程?说白了也挺功利——为了有个好前途:

一方面,美国多数大学招体育特长生,提供体育奖学金,很多成绩不好的孩子就盼着通过体育特长上大学;而如果孩子成绩不错,又在体育方面有成绩,申请大学的时候是绝好的加分项;

另一方面更加重要,在许多美国人看来,能够在体育项目,特别是团体体育项目中崭露头角,甚至担任队长类角色,可以证明孩子具有极强的“团队精神”和“领导力”。这两种素质是美国文化中特别看重的。

关于“领导力”和“团队精神”,有件让我印象深刻的小事——

刚来美国时,我带儿子去儿童博物馆玩,博物馆有个项目是用弧形积木搭木桥,要求是:搭出的木桥不需任何粘合剂就能横跨在“小河”上——儿子搭得正开心,另一个孩子跑来,一把抢走了他手里的积木。

这时,一个和儿子差不多大的白人男孩走过来,对抢积木的小朋友说:“你这样不对,我看见是那个小朋友先拿到积木的,所以应该他先玩,请你把积木还给他。”

抢积木的孩子意识到自己错了,但舍不得放手,显得犹豫,白人男孩于是继续说服教育,有理有节,抢积木的孩子很痛快地把积木还到我儿子手里了。

我儿子特别感激,邀请白人男孩和他一起搭桥,没想到,刚才胸有成竹像个小大人一样的白人男孩,现在开始抓耳挠腮了——他试了又试,却怎么也搭不出完整的木桥,很快就放弃去玩别的了。

两个在不同文化背景之下长大的,年龄相仿的孩子:一个明显在技巧上更胜一筹,一个在领导力和团队合作上占尽优势。他们未来谁更成功呢?

事实上,在美国,华人恰恰更多地从事着技术性和技巧型的工作,白人则在领导岗位上走得更远。

阅读的孩子

3.精英阶层最注重运动和阅读

我认识一位在硅谷谷歌总部工作的“大牛”,从前我以为,以编程为业的“码农”们生活肯定很枯燥。可这位大牛不一样,他的业余生活里有很重要的两个内容,一是运动,二是阅读。

美国精英阶级的孩子从小重视运动和阅读,这两个习惯会延续他们一生。

说回谷歌“大牛”,他每天跑步,每周爬山;每年给自己开列书单,一个月阅读量比我一年都大,阅读的书籍不光包括技术书籍,而是小说、历史、哲学无所不包。

为什么美国精英阶层的孩子几乎每个人很小时就开始学游泳?因为他们长大些,学校会组织各种活动——皮划艇、帆船,都默认你会游泳,不会游泳的孩子参加不了。

无论是学校团队还是工作团队,你不会运动就很难融入。

4.努力学习该从何时开始?

美国孩子也会努力学习,但“对于年龄还小的孩子,纯知识性的学习不应该被当作最重要的事情”,而是——

他们要准备好强健的身体,这样才能应付以后繁重的功课;

要培养出团队精神,学会与人相处的技巧;

要培养责任意识……

美国小学传授的知识性内容非常简单,学校要求学生们每天必须完成的所谓作业是“最起码两本书的阅读”。然而到了初中和高中,孩子们的课业压力骤增,我知道一个美国孩子,学校篮球队长,每天5点钟起床,练习篮球2个小时,然后自己做早饭自己上学,晚上自己复习功课,11点睡觉,一点也不比咱们中国的高中生轻松。

到了大学,美国孩子几乎就进入了全速拼搏阶段,美国大学入学难毕业更难。熬夜学习什么的也成了美国大学生的家常便饭了。

熬夜的孩子

5.再努力也不能牺牲睡眠

在对自己孩子的教育中,我深深意识到睡眠的重要性。比如我儿子每天晚上也练钢琴,可是到了晚上8点半左右,他的效率就只剩6点的一半了。如果超过8点半再逼他学琴,就只剩下反抗和磨洋工了。

后来我做了个实验,我让他睡到自然醒,然后提醒他去练钢琴,结果他只用15分钟就能弹完晚上需要挣扎1小时才能弹完的内容,最重要的是,他还能心情愉悦地感受音乐之美,一高兴还自己写了首简单的小曲!

6.中国孩子可能拼反啦!

梅根说:“中国孩子和美国孩子都在拼搏,可我总觉得中国孩子的拼搏方向不对,时间也弄反了。”

在需要给好身体打基础的年龄段——美国孩子在运动,中国孩子在做题,有时候还不惜损伤身体,熬夜做题;

在需要培养创造力的年龄段——美国孩子在做手工,在观察大自然,中国孩子在熬夜做题;

在需要培养团队意识和领导素质的阶段——美国孩子在参加团队活动,中国孩子在做题;

在需要博览群书增长见识的阶段——美国孩子在阅读,中国孩子在做题;

在需要努力学习拓展知识的时候——美国孩子在努力学习,中国孩子已经考上了大学,进入了可以全面放松的阶段,自制力差一点的孩子,甚至从上大学开始就进行起了“报复性享乐”。

我就是“大学疲倦综合症”的典型患者——我小学、初中、高中都被大环境裹挟着努力努力再努力地学习,除了学习啥都不用做,啥都不需要想,后来我也确实考上了名牌大学,可是我一进大学就晕菜了,就找不到目标了,我在大学没事就逃课,有机会就出去玩地混了四年,毫不费力地毕业,然后,付出了很多代价才明白,自己没有好好珍惜最应该用功学习知识的岁月。

所以,其实美国孩子的努力是个科学加速的过程,一开始显得和学习这件事风马牛不相及(跑跑跳跳按时睡觉和学习有毛关系啊),可到最后,我们却惊讶地发现——

哎呀!他们咋出了比尔·盖茨、乔布斯和扎克伯格这样的技术精英商业奇才呢?

哎呀!他们咋搞出了会学习的阿法狗都把世界围棋冠军都打败了呢?

哎呀!他们拍出的《阿凡达》《动物帝国》怎么想象力那么丰富,技术特效那么高超呢!

很简单啊,美国人的教育从小就保护了他们的想象力啊;美国人的教育从小就培养了他们惊人的团队协作能力啊;美国人的教育就让他们有自信跳出来说:“好吧我来拉个队伍,我们一起去做这件别人认为很扯,但是我自己觉得很酷的事情吧。呵呵就算做不出来也无所谓啊。”

中国孩子呢?在他的腿脚还稚嫩,意志还软弱的时候,他爸他妈给他背上放一个大书包,还不许他好好睡觉,赶着他日夜兼程地往前跑,然后就听“哐当一声”,他被砸到地上爬不起来了。

 

转载自:家长公会

1204
相关阅读
让我们在孩子心中种下一棵读书的种子

绘本 读书 情怀.

木妮儿 1 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