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岁 2.5-3岁 3-4岁 4-5岁 5-6岁 6-7岁 7-12岁

爱在孩子的软弱之时,不叫溺爱

你真的懂得什么是爱,什么是溺爱吗?

 前天,在《我就是要狠狠爱孩子,让他人生有恃无恐!》,有一条评论是这样的:

1

意思是:你家也太溺爱你了。我当时没有回复,

因为爱和溺爱,有的时候不是那么好分清的。

你自认为无微不至嘘寒问暖?溺爱的种子却悄悄萌生;你觉得孩子意志太过于倔强?而此时的包容,却远称不上溺爱。

但毛豆妈估摸着,这两个理儿,应该是不会错的。

1.爱是让孩子自己做,溺爱是帮他做

2.爱在孩子的软弱之时,不叫溺爱

先放出毛豆妈的结论:

1、爱是让孩子自己做,溺爱是帮他做。

大家知道,最近毛豆妈一直在琢磨怎样打造培养宝宝自主性的环境,得出了一个结论:在国外,是妈妈准备了适合他们的。

环境,材料,工具,教他们如何做之后,让他们自己做,在他们需要的时候,再协助他们。在中国,则是让孩子适应大人的环境,然后再由大人来替代孩子做事情。

就拿学走路这件事情来说吧,我的印象太深刻了。外国的蒙台梭利认为,可以把在家具处加一根栏杆,让孩子有想走路的欲望时,可以自己借力慢慢挪腾,从而实现会走路的最终目标。也就是说,根本不是我们教会孩子走路,而是孩子自己学会走路,我们搭把手而已。

孩子蕴藏着无限的可能和潜力。他需要的是大人提供环境,协助他们去发展自己的潜能。孩子并不是通过我们去教,他才学会的。孩子是通过自己与环境互动,而成长的。

可是当年毛豆学走路的时候,画风是这样的:爷爷奶奶弯着老腰,双手扶着他,一步步走过家具旁边。柜子和沙发都是为成人设计的,对一个孩子而言,充满了高高在上的意味。毛豆伸手出去想攀扶,却借不到力,只好悻悻然缩回去小手,让自己的胳膊继续被大人搀着,完成那自己本来可以完成的学步旅程。

一个朋友说过,他的前男友是妈宝男:每天早上6点他妈蹑手蹑脚过来,帮他收走隔夜的脏衣裤,还不敢惊醒熟睡的儿子。

下班回父母家吃饭,拿晾干的衣服回自己住处,他妈叫他不醒,就抱着他的外套和包站在门口等他。这才叫溺爱,好吗?西方亲子关系就像弓和箭,箭飞赴天涯,永不回头。而风筝线与风筝,就是中国亲子关系的真实写照:无论风筝飞得多高多远,永远由风筝线紧牵。前一种,就叫做爱,后一种,就容易发展为溺爱。

真正的爱从来不是“我帮你做”,而是“帮孩子,让他能自己做。”

2、爱在孩子的软弱之时,不叫溺爱;对孩子软肋之处的爱,也不叫溺爱。

再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有个老师班上有一个“刺头”学生,班里的同学不论是高个子还是矮小的,不论是壮实的还是瘦弱的,不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都会和他发生冲突,每次他都像只被惹恼了的刺猬一样大声呵斥,极力挥舞着拳头,但是几乎都以他的委屈与失败而告终。

孩子们告诉老师,他真的很讨厌。其他老师也说,这孩子无法见效,他自己也真的不争气,成绩又极差。但偏偏这个刺头学生,遇到了一位恩师。给我讲这个故事的教师说:他明白这个孩子已成了一只惊弓之鸟,任何言语和举动在他眼里都有侵犯的嫌疑;在同学面前,他是弱势的,必须立起满身的刺来保护自己最后的自尊心,尽管结果总是委屈,是失败。

那位老师说:我就要在他的软肋之处要溺爱他!课堂上,他宣布:“刺头”是我最好的朋友,我无条件地相信他;课间,带着几位同学邀请他一起玩耍,午餐时,时不时夹些“好菜”在他的碗里,送他一些小礼物,告诉他“进步了”“谦让了”

奇不奇怪?恰恰是溺爱,让孩子渐渐强大了。

再讲一个故事。一个叫小豆豆的女孩子三四岁,因为淘气,居然被上家幼儿园劝退。新转入幼儿园的面试,她滔滔不绝和校长叨逼叨了四个小时,校长一会儿笑,一会儿点头,一会儿说:“还有呢?”一直因为“淘气”而挨训的小豆豆,感到自己有生以来第一次碰上了真正可亲的人。

小豆豆长这么大,从来没有人用这么长的时间来听自己讲话。而且在这么长时间里连一个呵欠也没打,丝毫也没有厌倦的表示。探着身子非常认真的听她把话讲完。这家幼儿园就是享誉世界的巴学园。小豆豆就是《窗边的小豆豆》的主人公。

这爱,难道也是溺爱么?爱在孩子的软弱之时,不叫溺爱;对孩子的尊重平等,不叫溺爱。对孩子软肋之处的爱,也不叫溺爱!暂且先这两点结论。

毛豆妈:北师大教育学硕士,专注于0-6岁的育儿科学、睡眠&饮食、绘本&玩具、性格培养。本文为毛豆妈原创,版权归毛豆妈-益智学堂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由毛豆妈创办的公众号益智学堂(微信号:yizhixuetang01)授权。

毛豆妈


645
相关阅读
为什么很多国外孩子四五岁还穿尿不湿?

Q:国外很多孩子四五岁还穿着纸尿裤呢?人家咋不着急如厕训练? Q:开始如厕训练,可以给宝宝穿“拉拉裤”吗? Q:宝宝拒绝把尿或拒绝在小便盆上便便怎么办? Q:沮丧!宝宝明明已经能够自己上厕所了,怎么又尿床了?.

毛豆妈-益智学堂 27 2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