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和小孩相处的规范都是互相磨合出来,但是,规矩一但订好了轻松的是大人。
前两天带儿子和闺蜜一家外出游玩,发现闺蜜变得很爱碎碎念,一直不停地在念叨孩子,直到她家娃去寻求爸爸帮助。其实闺蜜坦言,并不是她想碎碎念,只是找不到更有效的方法。
在这方面,有一位妈妈似乎很有发言权,她和两个娃之间就有一个口诀:123法则+倒数5分钟
没有人想要一直听人家碎碎念,连我自己也不想。所以,我跟露、梨(我的两个娃)一起培养了个规范口诀,让我们彼此双方都有约定的默契和底线,就是:123法则+倒数5分钟,而且已经实行了将近四年。
123法则怎么执行?
以前爸妈管教我们的时候不是很爱说“我数到三喔...你再不怎样怎样我就把你扔了”,但以前那招拿来对付现在的小孩我应该早就被抓去警察局数千回了。
但是,不得不承认,数到3真的很好用,尤其在日常生活规范的时候。小孩通常很反叛,你越跟他说不要这样他就越要这样,但是换个方式说就不一样了,通常十次有八次可以成功说服他们。
“吃饭了、去洗”、“等一下......”这大概就是孩子一贯的回答方式,一等就是10分钟、20分钟都还在玩。忘记从什么时候开始,对于小露我决定换了个方式来应对。
让孩子反过来感受下
刚开始的时候一样会得到她“等一下””的回应,所以我就等让她自己来找我的时候也请她等二下、等三下(我果然是天蝎座妈妈,报仇不嫌晚)。
然后,事后我就反问她等人是不是不知道做什么,而且也浪费了她自己的时间,几次下来之后她明白了。
这么久的时间下来,现在我请她洗手或是立即要做的事情,待我说出口她都没有反应(应该是不敢说等一下,怕我回头让她等更久),我就会开始倒数“3......2......”。还没数完她就会开始动作,因为知道倒数完成我就会收工不理她了。
但是,这招也有失灵的时候:
妈妈:1......2......
小梨:3......4......5......6......7......8......
任何法则都需要坚持
刚开始培养默契的确会有这样的困扰,但是只要坚持123法则。“时间错过了,妈妈就会收工”,让小人知道底线,就不会每次都用“等一下”拖拖拉拉的浪费时间。
老大刚开始培养需要一些时间,老二很多事情看着老大学,所以跟下去接着数的时候其实也不会很多,很快就可以让她们习惯了。
搭配“123法则”的是“最后5分钟”
就像我们在做一件事情也不喜欢被打断,工作到一半突然被叫去开会、看电视看到一半突然被打断等等的,连大人都会不爽。小孩就更是如此了,玩的正尽兴就要她们洗澡或是吃饭当然会不开心或是不愿意呀~
所以我觉得应该有个缓冲机会,基本上在时间内都可以控制的很好。
要洗澡了
在家里要她们中断玩乐我都会先通知她们“5分钟后要洗澡”,然后“3分钟”后我会像时钟一样报时,等到时间到了还没有淮备要洗澡“123法则”就要上场了,基本上倒数到1之前,两个人早已冲进浴室。
要起床了
起床的时候也是,没有人起床就会很爽,连大人都会想要赖床。
“再5分钟就要起床咯!”
“再5分钟就要出门咯!”
“再5分钟就要睡觉咯!”
给她们5分钟的时间,让她们有淮备的机会和缓冲的时间,不会换来一个从大清早就碎念的妈,自己也不用跟着碎碎念一早就打坏大家的好心情。
要离开了
在公园玩到不肯离开也是孩子们常有的事情,硬带走就是哭的死去活来,然后妈妈们通常就会开始时候“那再一下下”这句话。可是,那个“一下下是多久?”,根本没标准啊。
但是,如果你直接用“再5分钟”,那么就会变得有凭有据,大家都遵守好规范,下一次再来才不会又是哭着离开。
哭够就好
在伤心的时候我也是用“再哭5分钟就好”,但通常只有小露理我,因为小梨哭的时候六亲不认呀!但是有规范总比哭到最后自己也不好意思停要好,我这可是给她台阶下,不是吗?
总结
很多和小孩相处的规范都是互相磨合出来,但是,规矩一但订好了轻松的是大人。每次在倒数“3.........2..........”。露、梨都会很像小兵看到士官长一样,立刻动作。
其实现实情况看起来很有趣,但是规范中是不能笑场,不然久了会变成放羊的孩子,孩子觉得你在说笑也就懒得听从。你家孩子也总是拖拉时间吗?不如试试“123法则+倒数5分钟”,练习培养一下这样的默契吧!
本文转自 黑板报
赢在起点能力早教:中国0~6岁专业分龄育儿自媒体,针对0~6岁各阶段发展敏感期,培养孩子学习、语言表达、行为习惯等能力。入园适应、幼升小(衔接)一站解决。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