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岁 2.5-3岁 3-4岁 4-5岁 5-6岁 6-7岁 7-12岁

我曾是个问题孩子

她来自台湾。在上海从事公益十多年,守望着一个社区文化生态的变化。

第一次见面时,我感觉到这是个不容易接近的女人。当时她戴着帽子,忙于工作,低着头讲话,帽檐遮住了她的眼睛。

”你可以戴个没有帽檐的帽子吗?”我试图接近她。

当她抬起头来,我看到了她的笑容。

Tina是台湾人。从美国留学回来,选择来到上海。

2003,下大雪那一年,她搬到万科城市花园居住。没想到一住就是12年。

一开始,她开英语班、晚托班。先是辅导孩子学习,慢慢发现孩子更多的需要,是心灵的陪伴。于是,这个不是心理学、教育学出生的Tina, 开始自学,为的是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因为我曾经就是问题孩子,所以我看得懂这些问题孩子。”

Tina看到,很多孩子的问题,其实是家长的问题。许多父母一味强调学业,而忽视了孩子的天性和发展需求。一些孩子在压力下,变得没有自信,甚至变得叛逆。头疼的父母,把孩子送到Tina这边,为的是让她好好教导孩子。然而,有个性的Tina,并非完全按照父母的旨意去做。她看到的,是孩子的个体需求。她明白,学习成绩好坏并不完全在于孩子是否努力,天性不同,造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

在使命感的驱动下,一个维护孩子权益的运动诞生了-“我是慢,不是笨”。

“我是慢,不是笨” 做成了一个个五彩的手环,在街头免费派送。为的是提醒更多的家长,让他们看到孩子,理解孩子,给孩子更多的耐心与陪伴。

Tina带着孩子们一起做公益活动,让孩子们参与企划和执行。大家的点子可真是丰富啊。他们经常做红豆汤,送给保安、环卫工人;夏天送水蜜桃给邻居,为的是带去一声温暖的问候;端午节的时候,他们号召一家人参与 “爱粽爱行动”活动- 爷爷奶奶包粽子,爸爸妈妈煮,孩子们把粽子送到楼道里面的每家每户。

现在,Tina当初创建的许多的公益活动,已经由更多热心的家长、志愿者,带到了更多的小区,包括浦东和上海以外地区。

问: “你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

答: “最大的收获,是看到万科社区的一点点变化和成长。”

一个社区也有成长?是的!就是小区居民观念、文化生态的改变!

第一年,孩子们敲门送水蜜桃送温暖,是吃闭门羹的。居民不接受,甚至误会他们上门推销。委屈吗?当然委屈。然而Tina告诉孩子们不要放弃。“人家不要我们就自己吃呗”,他们这样安慰自己。第二年、第三年下去,居民的态度有了变化。从拒绝,到慢慢理解、接受;从冷若冰霜,到笑脸相迎。有的居民还参与了公益活动。

问: “你最尴尬的事情是什么?”

“小区的不支持。” 说到这里,Tina不由眼眶红了。

我非常诧异。然后了解到,原来这些年来,Tina一心执着公益活动事业,却从未得到小区管理部门的认同和许可。有关部门只管自己计划内的事,对于Tina发起的公益活动,持谨慎甚至反对态度。

对此,我非常地能感同身受。想当年我在自己的小区发起宣传捡狗粪便的活动时,也曾联系过居委会,却没有得到想象中的热情支持。能够接待就已经不错了。可以想象,对于以“维护中国儿童权益”为口号,做事情比较激进、新潮的、来自台湾、又是信基督教的Tina,有关部门是持谨慎态度的。管理部门阻挠的原因,是说她扰民。我想,如果有部分居民不理解公益活动,或者说有误会,或许也会投诉她扰民。

“后来我们更换了策略,楼栋里有认识的人,我们才去敲门。”

看着这个眼眶红了的女人,我有一种感动。我深深地理解,作为公益事业的组织者,有时候,你就是一位斗士!我自己,就是狗屎问题的斗士,曾经多次被没有素质的狗主人质疑,甚至冷言相讥。可以想象,Tina的努力,一定也遭受了各种误解甚至非议。那是怎样的委屈!我也深深地知道,既然选择了唤醒社会良知,那就要走下去,即使遭遇冷漠和讥讽。路漫漫其修远兮。

 “这些年来,你个人最大的成长是什么?”我问。

“我现在是一个说话算数的人。”

“许多事情原本不想做,但是有人会提醒我做。我感觉那就像是上帝派过来的使者,督促我坚持下去。”

“我已经把万科作为我的家。我要一直做下去。”

看着Tina的眼睛,我的心里涌起一阵暖流。这个曾经让我感觉摸不透的人,自称曾经是问题孩子的她,在用心、用生命构建一个理想的家园。努力了、成功了、失落了,却一直在路上。

此刻,我感到我们如此接近。

898
相关阅读
为什么很多国外孩子四五岁还穿尿不湿?

Q:国外很多孩子四五岁还穿着纸尿裤呢?人家咋不着急如厕训练? Q:开始如厕训练,可以给宝宝穿“拉拉裤”吗? Q:宝宝拒绝把尿或拒绝在小便盆上便便怎么办? Q:沮丧!宝宝明明已经能够自己上厕所了,怎么又尿床了?.

毛豆妈-益智学堂 27 2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