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孩子成功与幸福的关键是——好的人格和习惯;坚强的意志和对生命的热爱;学习的能力与兴趣,而非知识的无限灌溉。输了快乐就是输了未来,爸爸妈妈们不要让孩子在幼年时就输在快乐的起跑线上哦。我们一起加油吧!
随着国外各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不断引入国内,一些习惯成自然的育儿方法逐渐被推翻。但同时也有一些与众不同的“奇葩”育儿风俗,让中国的父母们着实吓了一跳。快来看看下面这些国外父母的新潮育儿手册吧!
北欧的“奇葩”育儿风俗
瑞典、冰岛等国流行着一个离奇的育儿风俗:大冬天把婴儿车放在户外让宝宝在寒风中睡觉。很多家长都坚信新鲜的空气是让宝宝安睡的重要条件,并且认为这样能让宝宝更加强健。甚至在逛街吃饭时也经常把婴儿车停在外面。不过,这种习俗也给当地的旅游者带来不小的惊吓,“满街弃婴”也是醉了!
国外育儿新时尚“赤脚爬”
近年来,发达国家兴起了一股育儿“新潮”,即从出生开始就模仿古人的育儿方式,让孩子如动物那样爬行,并将这种育儿方式称为“回归自然”育儿法。国外专家指出多爬有利于身心健康,能让宝宝扩大接触面积和认识范围,对智力发育很有好处。
在法国,宝宝几个月大时就会被安置在安全区内,任由他们摸爬滚打。父母认为这样长大的孩子肌肉更灵活,个性也更独立。
瑞典学前生活经验课堂
最近,国外1岁半baby独自在家24小时的视频在网络上疯传,并引发热议。刚刚1岁半的宝宝就自己穿衣洗澡了,竟然还自己制作早餐、喂狗狗……让国内的父母们难以想象。
真的不要低估孩子的潜力,他们能做的还远不止于此哦。其实国外的父母们在孩子七八个月大的时候,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吃饭,刚开始孩子只是用手往鼻孔里送,打翻饭碗,慢慢自己就能找到嘴、会用小勺吃。目的就是让孩子自己动手,家长只是辅助引导,这关系到孩子自信心的建立。因此自信的孩子,笑容自然更多、更灿烂。
为了让学前的孩子快速掌握生活基本技能,瑞典妈妈会带着孩子读超市商品广告单。并且还会利用广告单拟定精打细算的采购计划。让超市购物成为孩子们寓教于乐的“寻宝游戏”。
和妈妈一起翻阅超市广告单的瑞典小朋友,对于物品的价格更有概念,一开始会从“大特价”的图示来分辨东西是否便宜,后来对物品的均价有了概念,甚至会告诉妈咪“这个星期西兰花一颗只要5元,我们可以买回家哟”。并逐渐也懂得了货比三家的道理。
被宪法禁止的学前教育
德国通过宪法的介入,禁止对孩子过早开发智力,以避免将孩子大脑变成硬盘,留给孩子大脑更多的想象空间。小学前,就是让孩子们快乐地玩耍。即使是上了小学的孩子,也不允许学习额外的课程。
德国的教育观念认为孩子的天性是玩耍,所以要做符合孩子天性的事情,而不应该违背孩子的成长规律。如果要进行学前教育的话也只是在社会基本礼仪,孩子能力,培养情商这些层面进行。联想到世界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有一半都是德国人的事实,想必与这样的教育方法有这密不可分的关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