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岁 2.5-3岁 3-4岁 4-5岁 5-6岁 6-7岁 7-12岁

做人不做樊胜美!揭秘女神父母失败的家庭教育!

《欢乐颂》开播以来,一直是微博热议的话题,即便没看过,看看朋友圈,也知道了其中的主要人物角色。

我也是在电视播放二十多集的时候开始从头追剧的,当昨天演到樊胜美父亲脑溢血急需手术费,众人一起帮樊胜美,走出了在家里中30多年的困局:一个人承担家庭中的经济压力,什么事都自己扛,就很想写点什么与大家分享。 

在两集播放完毕,看到我的初中同学如是慨叹:“想成为安迪一样的女人,却更喜欢曲筱箫的性格,最后才发现原来自己是樊胜美!!!”

我们有多少女孩子,在环境中不知不觉成了樊胜美? 

樊胜美不是独立存在的,她坚强、独立、替家承担又爱慕虚荣;这样的一个樊胜美一定是环境的产物:一对重男轻女的父母,一个不成器的哥哥和自私势力的嫂子共同成就了樊胜美的形象!

有人会说:樊胜美自己活该,她为什么不懂得拒绝?为什么哥哥的房子要付钱,哥哥的工作帮忙找?哥哥闯了祸要承担?

我理解说这话的人,只是说这话的人无法设身处地的理解樊胜美的处境。我想说,樊胜美不断的给自己无底洞一样的家庭的寄钱的时候,她无非是在贪图父母的爱与认可,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感!

人的自我价值首先来自父母无条件的爱与肯定。但是樊胜美从未得到过,这种渴望爱久久得不到的孤独和挫败感,深深的植根于自己的潜意识。他父母的重男轻女给她的人生脚本写下的是:我是不值得被爱的,因为我是女孩。

繁盛没1.jpg  

樊胜美想得到父母爱的方式唯有凭借自己的优秀懂事,为父母为哥哥呕心沥血的付出。她从父母那得到的爱永远都是有条件的,越是得不到父母的爱,她越是渴望得到,越是试图通过自己懂事和不断的付出的方式获得爱,进入这样的死循环! 

樊胜美是虚荣的,一个人的自尊与自爱,多半源于童年期父母的眼睛。

 饭2.jpg

如果一个孩子从父母眼中读到的是爱与欣赏,那么她很难不自尊自爱;相反,一个孩子从父母眼中看不到由衷的爱与欣赏,她如何自尊自爱?深深的自卑感扎根于心,自然靠外界的物质条件寻求补偿,于是她爱慕虚荣!

若不是通过这些邻居的帮助让她看清自己的真实情况,她很难从家庭的无底洞跳出来。尽管30岁的她没有一分钱积蓄,她还是在自欺欺人。因为面具戴久了,自以为成真!摘下来太残忍!

因为她获得爱的方式是付出,尽管导致自己身陷囹圄但感受上是被需要,家人都像抓救命稻草一样的抓着她,可以满足她在父母心中被需要的成就感和微不足道的存在感!

饭3.jpg 

她如果不从家庭的无敌洞口跳出来,她也不会接受王柏川,因为王柏川对她的爱是真爱,她潜意识中感觉自己不值得这样被爱。

事实上曲连杰这样的花花公子跟樊胜美玩的把戏她心里一清二楚,只是这样维持一个虚无缥缈的贵族梦与她对父母的情感一样渴望而不可及如此的相似!

曲伟杰的真面目被曲筱萧揭穿的那一刻,她哭的那么伤心。她并不是为这个渣男难过!她是为自己的处境而难过。

 饭4.jpg

“为什么我不值得赢得一份真正的爱,为什么我付出这么多,我不配拥有真爱?表面美好的情感永远都是需要用自己身体换来?”

一个女儿用自己的优秀和付出换的父母的爱,与这个女孩长大后用身体换得男人的爱有何本质不同?

在我们国家还有多少如樊胜美父母一样的家庭重男轻女,有多少善良的、懂事的、优秀的女孩如樊胜美一般:表面光鲜,内心无奈?

我见过一个女孩,她的童年经历与樊胜美极其相似,她毕业工作后母亲对她说:“你要照顾好你弟弟。”她说:“妈妈,弟弟是你儿子,不是我儿子。” 

饭5.jpg

幸运的是她的存在感更好,她不需要通过为弟弟付出来证明自己。保护了自己与弟弟两个生命的独立!

家庭成员是彼此平衡的,女儿越承担,儿子越退缩;女儿越优秀,儿子越差劲!

如果想培养健康的子女,父母的爱切莫偏私;若想女儿婚姻幸福,父母要给足她无条件的爱!父母没有权利把本该属于一个孩子的爱剥夺补给另一个孩子。因为孩子,无论男女人性层面都值得被爱!

饭6.jpg

1152
相关阅读
我为什么反对中国家长用游戏力?

游戏力迎合了喜欢直接找方法的家长,让他们更深更猛的插入到孩子的生活中,不能自拔!.

SanClass三课 30 3857